2009年6月1日星期一

念佛人


铃木大拙著      余万居译

新书即将上架,尽请留意。
这本书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净土思想。不错,值得参
考。决定认真念佛的人务必要参考此书。

「我国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曾在『观经疏散
善义』一书中,称『念佛人』为人中的好人,人中的
『妙好人』,人中的上上人,人中的稀有人,人中之
最胜人。」

pg9)换句话说,他力信仰的信徒必置身於弥陀的
怀抱中,在那儿起居生活,所以,无论如何穷、如
何苦,一概不在意—这岂不是羡煞人的悠闲、写意
境界?

pg9)妙好人的另一个特性,在於不重视其所学,亦即不把重点放在学得的知识,而是原原本本地吐露无所得的亲证之体验。因比,
在妙好人的告白诗之中,我们确实不难窥见其宛似禅者的韵味。
pg19)基督教的神是「父」  :同时也是主」。可是,他力教之中至今未曾有过「王」
的观念,称为「父」总是有些不当,所以非「亲」不可。我们无法从「弥陀的观念」中获
得类似
主」的感觉,弥陀是绝对的爱,这种爱并不是由众生的一方发动的,而是自
自然然由弥陀一方出发的,即使你会逃避,弥陀必
穷追不舍」 ,任凭你如何躲或
逃,弛都要来救你。弥陀是这么样的爹娘,所以,一旦我们「转过身来」面向著弥陀时
,我们势必「欲遁无路」 、「欲藏无处」,这便是他力佛教。


pg20
「真理有二,即全与无。神是全部,我等则为空。就因为有这个空和无,完整的神才会
占据我们的心。」在多数神秘家的论说中都有这种想法,譬如佛教,同样也曾经说过
类似的话,像「自力之力耗尽时,他力即全面占据吾等之心。」然而,他力教却视自力
为绝对无力,所以,可说在很早以前,他力即已存在。


pg24
但不管怎么说,他力宗的对机依然是「无知者」 ,而非「有识之士」 。即一个人倘
若无法脱离才识之士的自负,他就绝对无法接纳他力。唯有一个人自认无知时,他力
比较容易渗透进其心中。

pg80
无论是世界、虚空或他自己,都已融化成一个南无阿弥陀佛·可是,这样似乎仍有美
中不足之处。倘若是惮宗的信徒,由於天地均已成为唯一的「无」字,当然会感到满足
,但是,真宗的信徒却不以此为止,非得由「爹娘心之精华所造成」不可。在实际的生
活上,禅者很少显现妙好人这般温暖的心态,至於理论方面,则就另当别论了。禅可
以说是极其男性的,也可说是圣者型的;真宗反之,它是很女性的,并且是凡夫型的,
若无「令人感恩不尽的爹娘心」在脑中盘旋,他力的信徒即无法得救。自己的心必须
包融在亲心之中,否则不能获得满足,并非只要能埋首於无限之中就算了事。又,他
力就是温暖的爹娘心。

pg119)一般的「学问之士」 ,受所学之苑囿,不仅娴熟虚伪矫饰之事,更由於学问
上之专业训练,即便是他人之经历,也能转化为自身之体验。因此,他们的理论总是
偏向於抽象化。他们所发表的往往非切身的经验与感受,而是不具体的,一般性的泛
泛之论。从某方面来看,此种理论唯其是抽象与普遍的,所以适应的范围极其广阔。
但自另一方面来说,却又缺乏透彻,难以触动人心。

pg120)妙好人所流露於外的,与一般才学之士全然大异其趣。他们口中吐露的、笔尖
抒写的,都是发自本心性灵,或凌厉逼人、一针见血;或如行云流水、澄澈晶莹。他们的
行径没有半丝造假,完全至性至情,绝不能纯以知性的眼光去品味计议。他们的言辞如
一团烈焰:让人浑身发热,如果不立即缩手,就会被通体烫伤。诚如禅者所说:「如大火
聚。不可近傍。


pg194)
在娑婆里所从事的职业,便是净上的庄严。笔者未知一般他力宗对此的说法如
何,但凭笔者的观感,这应该是八九下离十了。这种想法表面上看来下甚稀奇,但是就
「才市呀,你凭何做事?才市我啊,就凭南无阿弥陀佛做事
这两句话而言,我们的日常
行为,即代表净土的庄严。木匠从事锯木、削木、建屋等的工作,商人也从事商贾买卖
的工作,借用禅家的说法,这应该就是「荷叶团团圆於镜、菱角尖尖尖於锥」吧!总而言
之,一切娑婆约行为,都必须成为净土的各种庄严行径。

pg199)现在,我很想测度一下才市对济度众生这四个字,有何等程度的诠释,前面也
稍微提到过,在才市的心目中,济度众生不外乎就是勤勉於自己的工作。自力宗的人士
都认为,所谓的济度众生就是悟道之後入世,从事於教化众生的工作,他力宗的他力本
愿是「将一切托付给弥陀,而全然地无我」 。所以,我们大可如此说:他们甚少有参与
社会的意识。

pg222)一个人在活著时就能到达净土,可见此一净土必在娑婆中。换句话说,此一净
土(亦即阿弥陀的国度)紧随著「南无阿弥陀佛」降临尘世之中了。彻底晓悟「南无阿弥
陀佛」的真义之後,人的世界观就会转变,而认娑婆为净土、净土即娑婆。这种说法不
为逻辑学上所认定,唯有沈潜於他力信仰源底的人,才会有此感受·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