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8日星期四

2009年6月17号

中道之佛教(下十一【佛法是救世之光】 13)

From 图书馆


天赐:这一课谈到中道的两个角度,一是缘起中道,二是八正道的中道,让我们更加清楚理解这个中道。一般我们谈到中道都说离开欲乐和苦行的中道,但是这边却提出有无生灭的中道,这点对我比较有启发,再来的八正道的中道大家比较熟悉。

宝财:缘起中道最主要是针对说在思想上错误的落入了边见,常断,有无这种边见。落入了思想上错误了的相对的边见。八不中道是为了当时印度婆罗门教的神我论的欲乐,他们没有出家,比较注重欲乐,相反的就是修苦行,以为折磨自己就能够得到解脱,所以这个八正道的中道是为了离开这个苦乐两边,不苦不乐的中道才是正确的修行。

天赐:在146页第七行“佛教的立教基本,是接受了当时公认的轮廻与解脱说,而从踏实的立场,破除婆罗门教幻想的神我说,把它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这点我们已经讨论了许多次,就是佛教是适应当时时代背景以及适应不同根基的人而说,所以我们学习佛法要注意他当时讲的那个环境,思想潮流是怎样的,都有关系。

德华:148页第一行“依中道而说的缘起,可以遣离二边邪执,这是『杂阿含经』处处可见的。”这里我想要知道缘起依中道而说,那么如果他不这样写你觉得缘起只是缘起吗?中道和缘起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说
依中道而说的缘起

天赐:我都是这样理解,中道是八不中道,不来不去,不生不灭。。。八个不,所以你的缘起要是离开这八个不而言那你就不是佛教的缘起。你就是落入边,你看中观,你要是有边见,你一定中枪,错了。一般我们谈缘起都是从无常苦空,或者十二缘起,佛陀要讲的缘起是离不开这八不的中道的缘起。离开了中道而谈缘起全部落入边。然后你对这个有什么看法?

德华:讲到如果离开中道而说缘起都会落入边,如果没有强调
依中道而说的缘起,我们通常讲缘起缘起,我们只知道所谓缘起都是说为缘而起,因为一定有那个缘起的法则,所有事项都说依缘起的法则而产生的,但是如果没有注意到依中道而说的缘起,这样就很容易堕入二边。


天赐:我们说这个因产生这个果,我们会说这个因是实在的因,然后产生后面的实在的果。如果从
依中道而说的缘起的话他是变化才会变成这个果。中道会问这个“A"因跟”A"果是一样还是不一样?就是八不。比如说这辆车从“A"点走到”B"点,还是同样一辆车吗?这就是有来有去。我们都是这样子看,所以有来去。那么为什么中观讲不来不去?因为从无常来看的话,这辆车从“A"点走到”B"点已经不是同一辆车子了,有变化,如果他离开了变化他也不可能从“A"点跑到”B"点,我以前的想法是有来去,但是中观讲没有来去,他会问,你说车子从“A"点跑到”B"点还是同样的车子吗?你说同样那就不可能从“A"点跑到”B"点,(翠芳插嘴):“你说不一样也是不对啊。”,是,那会断掉了,都不是同样一辆车子了,那怎么办?

德华:所以?

天赐:所以他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他离不开变化。离不开无常,他才有这种延续性,
“A"点跑到”B"点的车整体而言是有延续性,但是他不是我们所想象的“A"点“这一辆车”跑到”B"点“这一辆车”,他已经是有变化了,不完全是同样一辆车。科学都说molecule分子是不断的在变化,所以你怎能说是完全同样的一辆车子呢?那么从动这个角度而言,如果“A"点这一辆车是完全不变不动的话,他就不可能跑到”B"点。因为他必须要变化才能够从“A"点跑到”B"点。这八个不他从不同的角度讲同样的一个状况,如果你说不来不去讲的是这个,不生不灭讲的是那个,这样就错了,这八个不讲的都是同样的一个状况。所以用这八个不很容易审核是不是缘起中道。

德华:通常你会先用八不来审核还是说,看到现象的变化才肯定他是八不?两个状况,一是我相信八不,不管什么我就拿这八不来审核,二是你看到一个事象,他是无常性有变化,他是缘起的,然后因为你看到他的变化种种你知道他是缘起,才带进去这个八不来审核?

天赐:在我来讲两个都是,当你看到缘起无常你就明白八不,世间找不到不变的东西。世间一切一定要有变化我才能够知道,不变化的我不可能知道。所以两个都是,你明白了就会看到一切都是在变化。没有停止,事实摆在眼前,你没有办法说不是。

德华:我的意思是第一个先成就那个理论才来审核,第二是看到现象才成就那个理论。对于你来说你要怎样训练你自己?看147页:中道代表了佛法理论与实践的不共方法。因为你有佛法的理论,然后实践那个东西,还是说先实践那个东西才成就那个理论。你是怎样训练自己?

天赐:我是先明白这个理论,再找不到任何反驳这个理论,然后接受这个理论,实践的话比较偏向于禅,韩国的禅。当我明白这个理论,知道一切是没有界线,但是我还是感觉到我跟外面的对立,我要怎样消除这种感觉?我就去找,找到禅,他说唯一的道路就是往自己内心去看,看到这个“我”破去。不过对这个理论的掌握,慢慢越来越增加,慢慢会改变你的思想与态度。我发现他的效果。那么当你明白这个理论,你就会肯定这是最后要达到的境界。

德华:你不能说是最后的境界,因为你越来越接触多这个理论一直加强你的信心。但是如果有一天有一种状况,那个理论暂时没有办法解释你这种状况的时候,你的信心会动摇吗?

天赐:可能,但是那一天还没有来。
From 图书馆


宗灵:我抄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国良,他解释说这个“住”他是有语言文字的有状态的有染污性,如果没有这些,你会生其心,而且是穿透性的直觉力,然后你的观察力会很强。他还讲很多,但是我听到太投入而没有抄下来。如果是你们,会怎么说?

天赐:这个住是停住不变,
就是有执着,刚才我们有谈到,所谓缘起中道就是八不,就是变化,没有一个停止的。如果有住的那种心态,有实体的那种心态,那你有住而生起的那种心态就是有烦恼,但是如果你是无住的话没有那种停止不变的那种心态,就没有烦恼。他说应该,没有住而生心。你知道一切都是无常的。(宗灵:他也是有讲到这些。)我们要没有执着而运用我们的心。从另外一个角度,有执着不是就有住了吗?他说你应该放弃这种执着。你没有执着就没有住。这个执着是渗透到这样的程度还是很表面的我们自己要去体会。

宗灵:他不是从你这个角度,他是用在穿透力,他是用在那边。

天赐:对我而言穿透力都是心的训练。

宗灵:其实那天他说在来之前看了一些书,他好像把所有的体悟都讲出来,平时没有这样。奇怪喔,同样一句话可是大家领悟到的东西不一样。你讲的他也是有提到。他讲的是有语言文字,有状态的有污染性的,他说当我们静坐的时候,就是我们要修那个慧,就是要修这个观的时候,好像是谈到观的时候他才讲出这句话的。他用在那边。

宝财:应该要生起无所执着的心,住就是执着。我们应该生起那个没有住着的心。所以他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链接起来就是说,
我们应该生起那个没有住着的心。

德华:我要问,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既然没有执着而生起那个心,一定有一个所生起的那个心,既然有所生起的那个心,你一定有那个执着才会生起那个所生起的那个心。

天赐:这就是一个问题,你认为心生起一定是有执着才生起吗?

宝财:问题是,心只是一个名言,你自己去执着名言概念就生起。

德华:因为你直接听这句话,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有生出一个心,生出一个心一定有所生起的心,他一定有一个地方可以生起那个心,既然有一个所生起一定有能生起的那个心,既然有能所,又怎么说不执着呢?

天赐:他讲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法常常讲凡所有生起的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是不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子说?就是无所住才能够生心,如果有住真的能生心吗?

宝财:亦是假名,因为等你真正的没有住着的那个时候,那个能所也泯灭了才是真正的无所住,如果你还有能还有所,那个还有执着。

德华:我就是要回到这个问题。一定是到自己直接的观察。书上说能所泯灭一定要有依靠,依止於定,一定要依靠定才能够成就那个智慧,而
依止於定还有他的层次,所以你说直接的观察就能够这样子顿悟,有可能他有不一样的直接的程度,所以你说有什么不一样呢他只是这样子直接看到那个状况,他开悟了,这个我没有什么办法跟你争论这一段。

天赐:这个是佛教里面很大的争论。一定要有定智慧才能够生起吗,还是只是平常清醒的状态就足够?是要训练心到四禅定才能够生起智慧?当然训练心也有他的条件。还是只需要平常没有贪嗔痴的状态就足够?是很大的争论。

天赐:152页后面算起第四行,:“所以经说:『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解脱涅般』。为什么
离我慢?不是离贪嗔痴?

兴民:他这里有圣弟子,我们离圣弟子还很远。

翠芳:所以你就是被圣弟子吓坏了咯。

兴民:不是吓坏,他有条件的,平凡和得圣位是不一样。

宝财:因为心如果没有无我想的话他一定会有贪嗔痴疑慢,我慢不管是贪嗔痴他都是从这个我而出。而我慢是最细的烦恼,所以书中说只要断了那个我慢,其他贪,嗔,痴,疑应该比较容易就断除。

兴民:继兴法师,他讲:你从校长退休出来才入佛门不久还有了这样大的醒悟这样大的成就,我说我羡慕你这种成就,因为从他体会到,个人的成就不值得骄傲,所以从这样看的话还有什么值得他贪住,贪着的?

宝财:就是我比较超越,所以才有慢。

翠芳:看155页第六行:“我不见一法可取而无罪过者;我若取色(等),即有罪过。。。。。作是知已,于诸世间则无所取."是什么意思?

忠安:禅宗不是有一个公案,话说有一个人自觉已经开悟了,就跑去跟他师父说,但是师父不是叫他放下?他就问放下什么?他师父就说,那你就提着吧!因为他把外面放下可是他的心还是执着有一个我在解脱,一个开悟的我在那边。道理就是这样,就是说没有一法可取。

翠芳:那为什么说有罪?

忠安:有罪啊!如果你是一位修行人,有法可取是有罪。善法不可以执着恶法也不可以执着。这就是障碍,如果是以禅宗来讲就是你的佛性。你障碍你的佛性的展现啊。。。你的佛性就是很自由,就是不要这些善法也不要这些恶法但是,还不是说只是不要,他不要这些只是障碍他的东西。(天赐:这个就是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思善不思恶,何者是你本来面目?

德华:他的罪是什么罪,是杀人放火罪还是什么罪?

天赐:后面有,“罪过是烦恼障碍的意思。”

德华:就是说你取任何一法都是有罪过啦?

翠芳:这样我取佛法也是有烦恼障碍咯?

忠安:障碍呀。你们听过吗?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你的法到了彼岸就要丢掉了,何况什么。(德华:为什么法尚应舍叻?)只要你到了
彼岸是不是,你所学的佛法就要丢掉了(德华:我现在还没有到彼岸吗。)这个我还没有这个境界。(翠芳:我们现在还没有到彼岸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舍这个法呢?)要模拟一下,模拟到如果真的上了你就可以知道了。

翠芳:这个
法尚应舍,是到彼岸才舍还是的彼岸前就要舍叻?

忠安:我老实讲啦,我是信行人,不像你们那样法行人。对于这些我是相信的,所以我不会像你们这样把头脑放进去,去想想想到一大堆,我是深信的(德华:但是佛陀说他所讲的话我们都要质疑吗!)对~!所以我说我是信行人你们是法行人吗。我是从信行人转向法行人,但是基本上我还是保持信行人的特性,所以说我不会深究的,我只是看到适合我就拿来用了。所以我不会去转他的。你问我我不懂,等我到了我才告诉你,我还没有到我不会讲。这就是法行人和信行人的那种差别。

宝财:其实他的意思是,到了彼岸的话连那个法也舍的。如果他不能够舍那个法他是不能够到彼岸的。因为他还执着那个法吗,他怎么能够到彼岸呢?执着一个法就是说还有相吗,那就是永远都到不了彼岸的。

德华:老弟呀,这边有解释啦,154面最后一行啦,不用解释得这么辛苦啦。

翠芳:154页最后第三行“修行也是这样,从发心到得果,不单靠一法可以奏功的,而是法法互相资助,互为因缘的。”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要修很多方法是不是这样?

宗灵:对呀,他那个contoh 已经讲得很好了。

德华:我不觉得是方法,修行也是这样从发心到得果,你要得果就是证得到果位,并不只是单单靠一法,你看到的事项,这世间的一切法,为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就很多法,世间的缘起法不只是一种法而已,所谓的一切法,无生法忍,就是一切法都不生起了,既然你要得果你就必须对一切法你都能够掌握,才能够得到你要修行奏效,而不是说你这边取一个法那边取一个法就能够帮助你一直提升提升。你基本上还不知道那个法是什么东西虽然只是一个法字,所谓一切法你要看到法的空性还是什么,种种一切法都是有一种空性,你要明白到这一点,然后才能够成就你得到那个果位。不是说你这边禅宗拿一点方法,那边拿一点方法,这边拿一点方法就能帮助你得到果位吗?不觉得是这个样子的。

宝财:这边就有了吗!修行方法是众缘所成,也当然是本性空寂的。你修行能够有所成,他也是众缘所成的。他没有单一的条件的那个。所以佛才会讲,就是无我才会这个样子。因为你的成就成佛也是众缘所成的所以佛才会说没有一个佛可成。不是单一的条件,是众缘所成的因为。

德华:看回刚才的那个155面,罪过是烦恼障碍的意思,只要对一法尚执取实有,就是不能彻了空寂,就是障碍你解脱的。而不是说这个方法,这个取一点那个取一点,就能够成就你得圣道。

天赐:我看这个法这边是在讲方法,因为我们所要彻透的只是一个法而已,什么法呢?缘起法而已,要证到的只是缘起法而已,要做到的只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已。

忠安:没有,我们要讲的是有两方面一个是世俗法,一个是圣义谛,一个世间法一个是出世间法吗,如果是他刚才讲的世间法我们就应该执取,修习到出世间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把一切都放掉,所以你要看这个是指那一方面。但是出世间法又不能离开世间法,所以这里变成了很微妙咯。

德华:我没有讲世间法要执取。我从头到尾都没有讲这句话。

忠安:当然是我们都有学过一句话吗,要得到涅般智,先要得到法住智,法住智是什么?还不是世俗智吗?你如果没有世俗智,也就是法住智你是没有可能得到涅般智的,你得到涅般智一定有问题。而所谓涅般智就是我们讲的什么?彻了空寂吗。所以你一定要有世俗智的。我讲出来就是到重智咯,再讲下去就很多名称跑出来了。

天赐:我们只是针对这个课而已,他所谓说不单靠一法就是方法,他的比喻就是马车的事情,所以有很多种方法,而最后的目的只是一个而已,所以这边的法只是方法而已,而我们要证的法就是后面所说,我若取色就有罪过咯,就是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咯。然后要证入的就是八不中道而已咯。

宝财:都是法啦,总之都是法,不管是你讲说种种的法门还是说种种的因缘,都是法啦。

天赐:152页第四行,刚才问过了,为什么离我慢就能够顺得涅般?

宗灵:剩下我慢而已,他可能能够挣脱我贪他可能会有一种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觉得一种傲慢的心态出来。可能这是我浅薄的见解。

天赐:你讲的对。

宝财:这是有次第的,贪嗔痴疑慢,贪是最粗,慢是最细的。

德华:我读到的跟这里所讲的不一样,第七识有染污义。染污义其实是四烦恼,
四烦恼就是我见我爱我慢和我痴。但是他这边只讲到我慢,解决掉我慢顺得解脱涅般,有可能是解决我慢不是马上证入涅般,而是顺得涅般。

天赐:这里是依据杂阿含,一般都是略说,不像唯识那末细。

宝财:根据杂阿含是这样子,根据唯识已经是部派佛教了,他们对这个烦恼有不同的看法。

德华:所以你刚才说那个,他有次第的,就是因为他离我慢之后才顺得涅般,这个顺得,就是这个顺得他是有次第的,能所泯灭其实他也是有次第的,书上有分,他要经过定的修持才能够一步一步先把所盖掉,然后第二步才把能也盖掉,第三步把能的这个分别也盖掉,然后第四步才得圣道。

天赐:所以唯识学离不开定的修持,这一派是以定为基础,另一派是认为不需要这么深的定。

宝财:也不是说要从定发慧,慧解脱阿罗汉只需要未到地定,只是唯识强调必须要有四禅定。

忠安:慧解脱阿罗汉是只要未到地定,但是也已经不是我们这种层度了。

天赐:有说法说只是需要平常的状态,没有贪嗔痴的清醒意识底下就可以开悟。(
德华:在书上有讲这是叫欲界定。)像禅宗许多开悟都是在做工的动态下的。(德华:但是开悟不等于涅般把?),这开悟是什么境界还有待讨论。有一个说法,没有贪嗔痴当下就是涅般。没有烦恼当下就是涅般(德华:有一种说法啦...?是这样子说?)是啊。

忠安:其实禅宗有说法,小悟数百次,大悟数十次,他才能够比较圆满他的那个智慧,
听好了,小悟数百次,大悟数十次。而且还要躲起来保养圣胎。所以有人讲禅宗是走捷径,他可以很快让你看到本来面目,但是由于他的定力不够所以他需要保养圣胎。但是南传的不会哦,南传的一得就是永得。(宝财:那是证果。)啊,他们一证果,也许他们是初果,但是七番生死他们也是一样解脱。
From wesak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