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0日星期四

09年7月29日,谈修学佛法下八12

天赐:看166页倒数第3行:“因为闻了佛法,心中生起了智慧,具正知见,以此正见扫尽身心的一切妄执,就可证得涅般。”很好,听起来很容易。
德华:尽量建立正知见,要有智慧才能建立正知见然后有了正知见就一定要有一个方法,才有办法扫除身心的一切妄执。妄想执着还有很多种类,要扫完这一切种种的妄想执着才能证得涅般。


天赐:173页第4行:“佛法中所说的智慧,世间的知识是不能为比的(福德是可以共世间有的),这佛法中的智慧和世间的知识什么不同呢?再来第6行『生得慧』是与生俱有的,生到世间的人都有,可以依世间因缘而充分发展的知识。这是一般的智慧,就是哲学家,科学家等,也都是由生得慧而成功的。修学佛法要从『闻所成慧』做起。”他这样说,世间学的学习和佛法的学习是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
宝财:因为佛法有如理思维,没有如理思维就还是一般世俗的有漏智慧。因为我们佛法讲的是缘起法,那就要如理思维,不同于世间,世间没有缘起法,所以你亲近他也未必你能够如理思维。善知识就是说他有正见,亲近了他我们就能够如理思维。我认为他不同于世间就是因为我们亲近了善知识我们就能够如理思维。

天赐:世间学的是学问,佛学也是学问,都是以我们的见闻觉知去学习。他说世间学是以生得慧,我们学习佛法也不是一样要以生得慧学习?

宝财:佛法的闻所成慧和生得慧是不一样的。生得慧是你具备了某些条件,比如要六根具足没有残废,思想上也没有残缺,这样子叫做生出来就有这样的条件能够去思考分析,那个叫做生得慧。闻所成慧是不同的,它是修所成慧和思所成慧之前所必备的条件。

天赐:比如说学习电脑,也必须听闻思索而后学会的。

宝财:世间的知识不能称之为慧,因为佛法能够让人证涅般世间法不能够。为什么叫世间和出世间,有漏和无漏。这世间他讲来讲去都不能让我们解脱生死,只有佛法讲缘起性空所以才有无漏。所以差别就在这里,世间一般上的你知道的怎样多都好,世间的学问知识,他还是有漏的。

翠芳:佛法所说,此生故比生,跟世间的相对论有什么差别呢?

宝财:从相对才认识了,相对的法则是绝对,就是空。但是世间的法没有。

翠芳:我们从缘起里面怎样看到实相空呢?我只看到相对而已。因为有生所以有死,也是相对吗!跟世间什么不一样,所以学了这么久,讲的是缘起性空,但是还是找不到诸法实相,要如何修如何用,如果不能那又怎样生智慧,怎样证涅般?

德华:讲佛法,一定是要讲有情,离开了有情就没有佛法好讲了。你说相对论它不包括在有情生命里面,佛法要讲的是针对有情生命而讲的。(翠芳:有情里面是包括什么?)就关于这个身心的东西才讲,和这个身心没有关系的不讲。

天赐:第182页第5行:“重在信心而缺乏智力的,修学佛法时,又增长愚痴心,既不能分别邪正好坏,听说什么就信什么行什么。用现代的话来说;『有信无智长迷信』。”这个『有信无智长迷信』,还好理解,。。。“如专重智慧而缺乏信心,那就是有智无信长邪见。”这个有智无信长邪见能够成立吗?因为当我们讲闻思,他闻了之后,闻所成慧过后应该生起正信了,为什么又说长邪见?(翠芳:对啊,闻过后就有正信了为什么到智的时候还会有邪见呢?)

天赐:我们跳过去这个问题,再来第183页第5行:“依中国佛教的情况说,重信的人多,不肯多作利人事。”为什么会这样?比较一般的佛教,我们都会说,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那么,如果这个人他也不深究,只是相信罢了,他应该会做很多利人事,为什么?因为他相信做善事得善报啊,为什么这边反倒是重信的人不肯多做利人事呢?后面再有谈到信行人,法行人还有悲行人。那天忠安提到说他是信行人,当我再仔细想一想发现其实信行人不简单。如果一个信行人他听完佛法就相信接着去做,他应该很快就有某一些体会,不管是正还是邪的体会,他会有一些体会,这个是不简单,如果他真的相信念佛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能够开悟,他就全心全意地去做的话,他应该很快就有成就了。谈到这边让我想起,释迦牟尼佛是信行人还是法行人呢?他开始出家的时候跟过三个老师,然后很快就达到老师所教的境界,他听完之后马上就实践,不是信行人吗?佛陀是属于哪一类人?信行人还是法行人?看佛陀是比较属于信行人。直到最后到苦修林,为什么他会这么认真去修呢,他是不是一听就信了呢?我开始不敢轻视信行人了。它不是啊嘛啊嫂的专利。

宝财:啊嘛啊嫂未必是信行人,他们听了有几个人去做呢?


天赐:相信了马上去做,也是信行人其中一个条件。能这样才可以说是信行人。好一次提出几个看法,回去第一个,有智无信长邪见,有智怎么会无信?

宝财:这里跟闻所成慧不一样的意思的。重在信根而缺乏智力的和重在智力而缺乏信力的,那个不是已经证悟了的。我认为有这样的人,学佛好多年都还不要皈依的(天赐:原因是什么呢?),还是有这样的人,学者还是很多吗为什么没有呢?

天赐:一个人还没有皈依但是内心已经接受这个法不是已经信了吗?

宝财:我认为他内心还没有接受。

翠芳:他,问他(指德华)他是最典型的。

宝财:一定有这样的人的,因为人有很多种了。怎样的人怎样的想法都有的。

翠芳:你已经闻了(指德华)已经思了那你的慧是不是一种邪见邪智呢?

德华:这个有智无信长邪见,你刚才是讲这句话是吗?(天赐:是)拆开来讲,有智你要怎样的智才是有智,如果只是普通这样人家跟你讲讲一下,你听闻佛法了吗,你生起那个智慧,你可以是很粗浅的智慧还是说好像禅宗已经就恍然大悟的智慧,在智慧这方面已经就有层次上的不一样了,所以说有智先。无信,你是怎样的信心,他里面有说你的信心要到能够说不会有怀疑,很坚定的那个也是信心,你相信一点点也是信心,把这个有智和无信,这样多的智和这样多的信,再画一下就已经很多种出来了。然后长邪见,这个邪见呢,在书里面邪见可以有62种邪见,62个观破我执,然后断见,然后见种种的见,总之不是正确的佛法,不如法的都叫邪见,所以这句话呢可以涵盖很多的范围,所以有这种人。听闻佛法,就算你不完全相信,可生起那种能够接受的OK,你信心是有你接受,但是生起的智慧对于这个邪见还是有我执的,我们世间都是有我执的所以也是一种邪见,所以叫着长邪见。

天赐:可能你的信的层度很高,但是我觉得,我认识了这个理论,到某一个层度,接受就是一种信,所以有智而无信的话,这种情况是很难成立的。他如果是不接受才能够说有智无信。那么有智无信他还长邪见,当然如你所言,还是有邪见,但是总是应该减少些许邪见吧怎么反倒是增长呢?

德华:这边的有智无信,我想不是信心的那个信而是相信,(天赐:他了解,他不接受?),他了解,他不是不接受,他不相信。

天赐:没有吗!他接受就是相信了吗,怎么可以接受又不相信呢?(德华:你试想想,有没有什么东西你接受但是不相信的。有这种状况吗?),那个,比如说你看到警察贪污,你没有办法,一定要接受但是你不相信那个警察,你可以这样子讲但是我们现在谈的是说对于一个见解,一个理论一个论说,然后你听了之后你说你接受这个论说,但是你不相信,在我的看法是说一个人必须是他接受了他才能够生起那个信心或许是相信,如果说他不接受的话他根本就不相信。

德华:从出发点,你接受了那个理论,你相信他就是以我执为基本的,纠集是有一个我执为邪见来的,你为什么会接受,就是有一个邪见我执在那边。

天赐:如果讲到这样的邪见我执的话,当然,还没有开悟的佛教徒都有,你撇不开,这样每个人都在增长邪见,但是这边在增长邪见你要明白这一点,所以一个人他明白了他接受了,他不信,很难,这件事情我很难接受。

宝财:其实这里不是信心而是信仰。信仰是属于感情方面的。

天赐:比如说他是基督教徒他信上帝然后他来研究佛法,他要破斥佛教,然后他明白了这个佛法但是他不接受这个佛法(宝财:他没有这个信仰。)对,当然他接受他就是信仰了。

宝财:当然信仰也是有次第上的啦,那个轻还是重那个样子。我认为这个信字是讲信仰(天赐:但是,在我看来是很难找到这样的事。)有,有专门研究的但是他没有信仰。也是有的不是说没有。(德华:有,有。)(翠芳:不是一个咯,还用问。)

天赐:再下来是刚刚提到的,佛陀是信行人还是法行人。

德华:他是讲初学佛法的人,可以分成三种。佛陀那个时候,还是说他已经知道什么是佛法,他还没有证悟之前(宝财:他还没有觉悟之前,不知道啊!)对啊,他还没有知道什么是佛法,他还没有学佛法,所以这里是讲初学佛法的人有这个信行人法行人,没有错啊如果他这样讲。

天赐:不过我觉得这个信行人,法行人是倾向不是初学,不管他是不是初学,一个人的倾向是说他比较属于信行人还是法行人。

德华:但是他现在讲有这种人,他是讲你要开始学佛法吗?初学佛法的人有这种人。没有学佛法之前管你是什么人(天赐:对!但是,就是说人有这样的倾向)但是他不可以说是信行人啦,你可以说他是信行人吗?(宝财:可以啊!)。

天赐:我觉得他这边讲的主要是一个人很会分析思考,要先要求立即,另外一个人是他先相信他不要求理解,他说:“我要去做,我要去做,才有成就。”主要是这两个的区别。

天赐:回去第169页第3行:“学佛法是从净治身心,消除障缘做起,大则杀盗淫妄绝不肯做,小则动静语默亦不放逸。”这个动静语默是什么?(宝财:谈吐举动啊~你要注意你的那。。。)主要是注意心咯。心不起散乱或者是说自净其意的意思。

德华:从第2行看起:“凡夫的身心行为是不清净的,知见是浊染的,因有了错谬的观念,妄造恶业,自首苦也使他受苦。自己生死轮回,有情界皆受无量据苦。”自己生死轮回,为什么有情界会受苦?

天赐:你造业吗(翠芳:你造业引起别人种种烦恼。)这个是一种情况,更深一层的意义,从中观的没有界线,你跟别人根本都分不开。所以从这一点,你唯有行大乘佛法,因为你跟众生是分不开。

天赐:183页:“重信的人多不肯多做利人事。”为什么?

翠芳:这种是不是在内心的问题呢?比如说,如果他不是正信,是迷信,会觉得我做这个我会得到很多福报,那么他外表是帮助他但是内心是要得利,这样就不是做利人事了。

宝财:他这样讲应该是和前面第三行有关,也就是悲增上是属于重信,所以忽略了智慧,容易成为败坏菩萨。所以最后他们就会退心。所以他就讲超神的佛教,本来佛教不会超神的吗,本来佛教是讲慈悲吗和智慧吗是不是,但在中国的迷信中变质的近于多神教甚至巫教其实信仰三宝和佛菩萨只是指导我们的善知识而已那么了生死证解脱集福德证菩提就是说你要成佛啦,就是学习菩萨法还是要靠自己所以这样你还是离不开智慧吗。信仰还是要智慧,信智必须要合一,缺一不可,偏重那一个都不是理想,偏向哪一个都会出问题。

德华:我刚才在查177页的最后第三行:“
学佛的程序,无论小乘或大乘的位次,如台宗的六即,唯识的五位,都现出一致的程序。”什么是六即,什么是五位?天台我不熟,我讲唯识的比较容易;第一他是说五位,第一个你是在资量位里面,第二就是要加行位,就是还没有证到初地菩萨之前,就在177页后起第8行,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位,就是不断有资料帮你增上,帮你加行,所以你在资量位里面你有东西帮你加行,所以他有一个加行位,这个是你在修行要证到圆满的时候你会经过的。开始的时候有一点暖,然后顶就已经到沸顶了,就是你已经滚了,暖顶就是四寻司的境界,忍和世第一呢已经到四如实遍智了。忍呢他又有分上忍中忍下忍。这样子分的,忍呢其实也是在你已经要加进去禅定,他上忍下忍中忍又有分不一样的次第,里面他把它从能所那边来讲的话,如果你是下忍,你会从能观察和所观察,然后有分别啦,从能所里面他把忍分成三个部分最后到了世第一的时候,你就已经能够入第一义谛(天赐:哦,这个是能所俱灭了之后你才能够入第一义谛。就已经是初地有吧?)从哪一个进入世第一的时候那就是已经进了菩萨地,初地菩萨,那个时候就叫做见道位,第三个位见道位,每一个见道位都有三个心,一个叫入心一个叫住心一个叫出心,当你一进入见道位的时候你就是“入心”,每一个位里面都有入住出吗,初地菩萨一直到十地菩萨的入住出这个阶段叫做修道位,到菩萨才能够叫修行,在还没有初地菩萨之前都是资量位。第五个位就是究竟位,究竟道,证得佛位,但是那一本字典里面又有一个正等觉然后才到佛位。所以他那边一共有五十二个位,那一个应该是华严经这样子分法,唯识只是讲五位。五十二个位在资量位之前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就三十个位了,之前又有十地,就是这个信心的建立,我相信信心也有层次,这边已经四十个位,再加上十地菩萨,就有五十个位了,然后一个佛果,然后他加一个正等觉。是在十地菩萨和佛之间的那个。所以一共有52个位。然后这个六即呢就是天台宗的,我相信是跟刚才讲的有关系,有相同的地方。

天赐:再下一课他就有谈到这个观点,大家看起来好像讲的不一样,但是它都是自己本身修定,他自己本身修行的过程,他们讲出来,所以看起来有点不一样

德华:但是我自己的感觉他们讲得那么多到最后都是要跟你讲八正道而已,我看要把它抄起来,然后好好的思考一下,多一点接触这个八正道,要不然懂这样多也是没有用的,就算你懂完整部经典,你会讲但是(天赐:有智无信,长邪见。)所以说他有可能都是殊途同归,都是要用八正道的方法才能够走到清净之道。

天赐:下一棵第156页,古德说三藏的偏重来说经是明定学,律是明戒学,论是明慧学,为什么经是明定学?论应该是解释经,那么经应该是慧学为什么会是定学?

翠芳:有一些人不去明经的意思,他们只是一直念,一直念,从朗诵的过程他们得到定。

宝财:就是你去参,你参到了你就能够理解,就是智慧。你看到了经理面的,你不明白的那个结,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总之你去想去参,等到你能够从中领悟到了,是那个结打开了,就是一个悟,这是你自己要去用功啦。

2009年8月7日星期五

2009年7月22号

德华:延续上个礼拜的发心不外三类,增上心、出离心和菩提心。我看果煜法师所写的书“千江水月”有提到关于这个发心有不一样的见解,1.是出离心,2.是菩提心,3.是无上心,4.是大悲心。他解释菩提就是觉悟,如果你没有觉悟到一些东西,你怎样出离?通常我们说出离心是修阿罗汉的,他发出离心,然后是自了汉,但是他解释说如果你没有觉悟到什么你要出离什么?所以出离心也跟菩提心是有关系的,不可以硬硬把它分开,小乘是出离心然后大乘是菩提心。大乘要修菩萨行也不是说没有出离心的,如果你没有发出离心你就不会说要求解脱,所以他那边的解释和我们平常理解的不一样。可以参考一下。

天赐:他的说法是发心是有连贯性不可以分开来说。那你觉得成佛之道,闻法趣入章是分开说吗?还是他也是有连贯性的?

德华:他没有说得很明白,像果煜法师这样从这一边明白到一些东西才叫出离然后出离心一定要有一些觉悟才叫菩提。

天赐:我看他主要是没有层次上的差别,没有说出离心比较低一点菩提心比较高一点等等,果煜法师的意思是不是说它互相都有因缘?然后他没有分前后的次序。

德华:他没有分说小乘一定只有出离心还是说大乘一定要发菩提心还是说小乘因为没有发菩提心所以不能够证得菩萨道。有时候我们说小乘因为没有发菩提心所以他不能够修菩萨道,但是他的见解是说这个菩提心其实就是觉悟如果小乘学者他没有觉悟到一些东西他出离什么?

天赐:我觉得还是有差别,就是他断定这个苦所以要出离,也就是出离这个烦恼,所以他出离这个苦他是没有觉悟,觉悟了就不用出离。

德华:他的意思是出离心和菩提心是有重叠不可以硬性的分开。

天赐:我觉得他们两个的说法都没有硬性的分开只是他是有分层次,就是从增上生心到出离心到菩提心,所以有菩提心的人一定有增上和出离心,但是有出离心的不一定有菩提心。是有上下的层次他不是硬性的分开。

德华:然后他有大悲心。

天赐:我觉得都可以,你要多设立一个大悲心,因为大悲心或者菩萨心都是在讲说你要慈悲然后才符合发菩提心的意愿。我的看法是只是增上不圆满只是出离不圆满而是菩提心是最圆满。当你开始发出离心,你开始去修学,之后你明白到它是无生,它是缘起,苦本身是变化无常的它不是实在的,所以没有什么苦让你去出离,它是因缘具足,条件具足,如果你能够去左右这个因缘条件的话那就解决这个苦,所以苦本身当下是因为你错误的见解才产生这个苦,但是如果你一明白说这是错误的见解当下就没有苦,所以还有什么要出离呢?没有什么好出离的。那么再进一步的话他就要觉悟真实这个就是菩提,所以层次上是有,我觉得重点是他的精神,就是一个人过生活都不要求自己有增上,假设说现在时代进步到有电脑有网络可是我不想去学,当然那个只是说世俗的事情,但这是属于增上的一种心态,所以这种增上的心态是包罗世出世间的,如果一个人连这种增上的动力都没有的话,看他没有办法达到出离心,当然你说我所谓的增上是在佛法上的增上,我只是去研究佛法而我不去看这些世俗的其他东西,但是他这边所说也包括世俗的,你要先做好世俗的,所以如果我们从他这个理论上来看的话,他是有分层次上的区别,但是他不是硬性的分开。

德华:我只是说不可以硬性的这样子规定要如此这般。

天赐:当一个人还没有清楚什么是缘起,无我,什么是涅般这些理则的时候,他认定这个世间是苦的,他有那种出离心,对不对?所以他这个阶段你叫他去行这个菩萨道或者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他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意愿,所以你可以看得到他是有区别的。就是说他有次第上的区别。但是,一个人虽然还没有证悟可是已经掌握了佛法,他就知道我只是要怎样找到方法来觉悟或者解决问题,那么已经不把这个苦当作是真实不变的苦,那时的出离,内容已经不是这么单纯,前面的那个出离心,他的发心还是很单纯,但是一到他明白说苦是变化无常而不是真实不变的苦的时候,他那个时候开始已经不再是那么单纯,他知道有很多东西他需要知道的。很多力量需要培养。

德华:再回到50页:“发心不是偶然的起心动念,要发起信念达到坚定。”我问你,通常你修学佛法,你要学佛,你发心了没有,你没有基本上知道的东西,这样你随便讲我已经发心了,只是粗浅的程度上泛泛而言而已。

天赐:我想他这里要提出来的是有层次上的关系,初学佛者,也许没有什么特别的烦恼,或者他觉得人生很满意,他不觉得他需要增上,你说他要如何去发什么心,所以他也只能泛泛而言,跟着发心。慢慢他开始发觉其实还有许多事情他不晓得,那时他开始想知道更多开始深入佛法,他开始有增上心,接下来越来越了解什么是烦恼什么是苦,怎样是因缘,怎样是造作,他开始明白,意识到这个是苦我必须出离这些,要不然我会被绑住,会被束缚,他开始想要出离,开始有出离心,所以这些事情并不是说我宣布发什么心就是什么,它没那么简单。但是等到他自己本身深入到某一个程度的时候他开始明白到其实这个苦他不是真实的,他是有诸多因缘条件的,到那个时候他所要追求的就不是这么单纯了,所以我觉得这里重要的有层次的事情。

宝财:没有,这是因为他了解说如果他还是没有出离这个世间的话他还是有苦,而如果他的心能够出离这个世间的话,出离了你就不执着这个世间,你就超越了这个世间你就不会有苦,如果是你还是没有出离世间你还是有苦的,意思是说你在世间你还是有染着。所以我们一定要分清楚世间和出世间的定义是什么,如果说他还没有出离这个世间意思就是说他还染着这个世间(天赐:出离的意思是什么?)出离就是说不染着。

天赐:我的理解是,不是出离这个世间,而是出离烦恼,出离苦这两点,出离烦恼是出离贪嗔痴烦恼。。。,

宝财:出离世间就是出离贪嗔痴。因为我们这个世间就有贪嗔痴,出离了这个世间就没有贪嗔痴。并不是说离开了这个世间。我提出说因为没有出离这个世间,就是对这个世间有染着,有染着就是有贪嗔痴吗。也就是说你就有苦,你出离了这个世间你就没有贪嗔痴,你就没有苦。

天赐:你这样讲就是说你出离了世间就没有苦?

宝财:他没有染着这个世间吗,他就没有贪嗔痴吗。(天赐:讲的通吗?),为什么讲不通?

德华:就是刚才有讲的,你出离了,而且你还要有一点觉悟,就是靠那个有所谓的觉悟才不会有烦恼,所以刚才讲说出离心也要有菩提心,不能说出离靠左边站,菩提心靠右边站。

天赐:他这边讲的是说出离了就没有烦恼。

德华:出离了没有烦恼,一定是觉悟了某些东西才是出离不会有染着。

天赐:我的想法是出离了他还是有染着,出离了,他只是发这个心,他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出离他是有发这个心,我要出离这个烦恼,但是还没有到,他就是觉得他有烦恼所以他才需要出离吗,如果没有烦恼他就不需要出离了。



德华:你的意思是,他发现到有烦恼,所以才发出离心。




宝财:那个只是发而已,那个不是证。(天赐:对!)发心还不是证,发和证不一样的。(天赐:对!)



德华:果煜法师说如果心出离了不会染着于世间,就是心已经有一点觉悟了,那个觉悟就是菩提心,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这边你的心已经出离,一定是有所觉悟了。



天赐:所以到回来讲,出离心一定有某一些菩提心的成分在。



德华:不是,他讲的是说,他的心已经出离了,已经不再有染着了,到那一个时候才有菩提心,有觉悟,知道有东西我要去觉悟,所以他要有菩提心。



宝财:不一样,你讲的是发,的确是要有发才能够证,你发出离心是因为你看到这个世间是苦,苦是因为不究竟所以才要出离这个世间,他从中就会明白到为什么这个世间是苦,那么怎样出离这个世间,那个办法,他一定要懂了,才能够行,后才能够证,信解行证。所以你讲的我明白,是看到这个世间苦才发出离心,我讲的是证,他还是有阶段的。



德华:就是出离心和菩提心都是需要发的但是也是需要证的,对吗?



天赐:发心不是公布,而是自己知道要的是什么。(德华:不是泛泛而谈的。),是的。



德华:我就是想搞清楚这个东西,就是菩提心是可以发但是也要证,而不是随便讲讲,泛泛而谈,那个力量不会很强烈。



宝财:很多念佛的都会讲往生净土就是解脱,他们不知道往生净土不是去那边解脱,是去那边证了八地菩萨,然后才倒驾慈航。



天赐:不过他们有那种心愿,就是在那个出离心的阶段。虽然他们没有讲,但是他们已经是在这边。



德华:你看这边,要发起信和愿不是单单只是愿而已,并不是偶然起心动念,要发起信愿达到坚定(你的意思是说,像他们这样还不算?),有一个愿但是还有信呢?(天赐:他相信啊,净土宗可以让他。。。),他只是相信,但信有分层次,一个人说相信,但是他信到什么程度?他这边讲说你要发起正确的信愿才可以说你发的是什么心。他只是有一个愿望,我要达到净土那边,但是愿望是你的愿望你不是发起正确的信念,信这个佛所说的法那个正信那个信解,所以是没有信。只有信没有愿呢,可能能够到达可能不能够。



翠芳:信有什么层次呢?



德华:唯识学那边说,在还没有初地菩萨的时候叫信解菩萨,而这个信解菩萨之前要学的还有十信,十信里面又包括十住十回向十行。那个信念是要有很强的信解才能够达到四如实遍知那边,而不是说你泛泛而说我相信就可以了。所以这个信愿的信也是相当重要的。我相信这个十信应该有不同的层次,所以才说要修十信才能够达到信解菩萨,信解菩萨之后,你要能够成就初地菩萨的那个凡夫我相执的无明,你要能够破那个无明。



天赐:所以不是我们想象那么简单,一般都是需要亲近善知识不断熏习,从开始的苦乐参半的心情,久而久之就认识到苦的真相,那个时候就会发出离心。



德华:整体而言你不能说苦是苦乐参半。



宝财:苦乐参半就是说,其实真正的实相是苦的,是因为他们看到不透彻,有时在乐中看不到苦,其实快乐也是苦的吗。所以他会说苦是有但有时候还有乐吧。



宝财:大小乘之间,有的大乘行者解脱心切,修的是大乘行的确实小乘,反之有些小乘行者行为却是大乘的。所以大小是看其发心和所行,不能够只看表面。



德华:92页,增上生心,是从地狱恶鬼一直上到天,但是后面有说天上没有办法修学佛法了。。。?



天赐:有说初果七往来,就是往生在天上和来人间,所以天上也是可以修行,又有弥勒内院也是天上。。。



宝财:增上是人天两个,所以说人天法,他是要你提升善法并不是要你生天。如果没有增上生心,怕会失去人身。人天善法有三福业就是布施,持戒和修定,这里包括人乘不仅是天。



天赐:为什么说天不能修学佛法?主要理由是天在享福容易忘记苦。佛教还是离不开这个苦。天有神通可以看到苦,又有弥勒内院,也说佛陀出生人间之前是在天上修行。



宝财:没有。天是有分弥勒内院和外院,生在弥勒外院只是享福不能修行,福报尽了就又流转生死。佛教只是有一个法门就是发心生在兜率天弥勒内院去修行等待跟弥勒菩萨一起生在人间。除了弥勒菩萨的内院其他的都不行的。



天赐:再来是以佛法研究佛法,第一章。第7页第三行说,太过追求佛世的佛教,偏重锡兰和泰国佛教,排斥其他。提醒我们不要偏颇。第一行提到不存成见去研究,看是不容易做到。第5页提到四生来解释唯识学,有点难理解。



翠芳:第12页最后第4行:凡是佛法的研究者不但要把文字所显的实义体会到学者的自心,还要了解文字语言的无常无我。什么意思?



天赐:想通了就体会到自心去,(翠芳:了解文字语言的无常无我又是什么意思?)不要只是执着一种解释,可能还有其他,无常,他不一定是这个样子,无我性,他也有适应性,要注意他因时因地因人所讲,环境社会的背景来掌握。原点比原典重要。



崇灵:这里的意思是说,不是要背书,而是直接从脑海直接流露出来的,想到就能够表白出来。



翠芳:还有一个讲到说不要只是背注解而没有去体会。



崇灵:所以说为什么有些人没读书却可以说法,因为他已经懂了。因为开悟了而能够从内心流露出佛法,能够讲出来。(宝财:是可以的,只要到了那个阶段。)其实什么东西都是很简单,好像你这样拿着(拿起杯子)重吗?你放下来(放杯子)重吗?就是一个领悟了。你拿一下(把杯子递给某人)重吗?很重哦?他讲得一大堆,放下(放下杯子),重吗?你讲一下?(大家笑出声)(翠芳:哇,很有禅味一下。)


宝财:但是刘祖慧能还是听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还是要文字,声音还是文字,文字还是文字,因为我们都是声闻弟子,哈哈哈。。。到目前还没有一个是缘觉的那种根性。你还是要语言文字,声音还是语言文字吗!字还是语言文字,他只是一种方便让你去了解。


德华:第8页,最后算起第6行:“所谓共通一贯的理论或制度,近于变易中的不易,但它绝非有一真常自体的存在,而是流变中的相对安定性,是唯识学所说的似一似常。”什么是似一似常?中观讲不一不异,然后不常不断,为什么唯识讲似一似常?(翠芳:一样的道理,似一似常不就是跟不一不异一样吗?)好像一样好像不一样哦。


天赐:前面不是已经解释了吗?:“所谓共通一贯的理论或制度,近于变易中的不易,但它绝非有一真常自体的存在,而是流变中的相对安定性,是唯识学所说的似一似常。”哈哈哈。。。


德华:他是这样讲,但唯识学所说的是似一似常(宝财:他只是说似一相似一,似常又相似常,并不是说就是常你知道吗?)我知道,(翠芳:可是唯识里面有一句“常乐我净”又怎么说呢?)(宝财:那个应该是如来藏的。)(翠芳:我知道是唯识学的。)我也知道,他其实也是讲无常的,其实是讲颠倒。


德华:这个身体以什么为本,他说欲贪为本,因为有那个贪欲那个欲望的欲,所以成就这个身体。那么欲贪以什么为本?欲贪是以虚妄分别为本,因为你觉得那个东西是真实的,虚妄分别,你觉得是真实所以你去贪着它,然后你有分别心觉得那个东西是好是不好,要不要,因为好不好你要不要取,所以你就有那个贪心,。那么虚妄分别又以什么为本呢?颠倒想为本。为什么你有虚妄分别因为你有颠倒的想法,那个东西你会有虚妄的分别,因为你的思想已经颠倒了。那个东西其实不真实的,是因为你颠倒才以为是真实的,所以叫颠倒想,颠倒想又以什么为本?就是常乐我净。颠倒,为什么是颠倒呢?因为是无常的东西你看成常,苦的东西你看成乐,无我的东西你看成我,不净的东西你看成净,所以这个常乐我净是颠倒想的根本。


天赐:第5页第4行他说“自生”:“像无著所说的唯识学,在佛世已圆满而具体的成立,无著不过从慈氏那边听来,原样不动的把它传出而已。这等于说,本来成就了的东西,从新出现,这是『自生』。。。:或从某一学派直接产生的,这也不正确,这是『它生』。”这边的『它生』跟“无著不过从慈氏那边听来”不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他分成『自生』和『它生』呢?(宝财:不是『自生』的吗。)如果说唯识学是从佛教自己所生不是从基督教生,这样不是自生吗?为什么他说不是?那么,对于基督教而言;这个不是我们基督教而生的是佛教所生。这个不就是『它生』了吗?(翠芳:因缘生吗!)差别在哪里?(翠芳:因为他有这样的因这样的缘所生,所以说因缘生吗!)那不就是『共生』了吗?


宝财:『共』的意思是『自生』和『它生』两个合起来的叫『共生』。。。


天赐:还有:“唯识学虽是本有的,但由种种学派的引发,种种环境的需要而出现的,这还是『共生』,下一课是“谈修学佛法(下八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