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7日星期五

2009年7月22号

德华:延续上个礼拜的发心不外三类,增上心、出离心和菩提心。我看果煜法师所写的书“千江水月”有提到关于这个发心有不一样的见解,1.是出离心,2.是菩提心,3.是无上心,4.是大悲心。他解释菩提就是觉悟,如果你没有觉悟到一些东西,你怎样出离?通常我们说出离心是修阿罗汉的,他发出离心,然后是自了汉,但是他解释说如果你没有觉悟到什么你要出离什么?所以出离心也跟菩提心是有关系的,不可以硬硬把它分开,小乘是出离心然后大乘是菩提心。大乘要修菩萨行也不是说没有出离心的,如果你没有发出离心你就不会说要求解脱,所以他那边的解释和我们平常理解的不一样。可以参考一下。

天赐:他的说法是发心是有连贯性不可以分开来说。那你觉得成佛之道,闻法趣入章是分开说吗?还是他也是有连贯性的?

德华:他没有说得很明白,像果煜法师这样从这一边明白到一些东西才叫出离然后出离心一定要有一些觉悟才叫菩提。

天赐:我看他主要是没有层次上的差别,没有说出离心比较低一点菩提心比较高一点等等,果煜法师的意思是不是说它互相都有因缘?然后他没有分前后的次序。

德华:他没有分说小乘一定只有出离心还是说大乘一定要发菩提心还是说小乘因为没有发菩提心所以不能够证得菩萨道。有时候我们说小乘因为没有发菩提心所以他不能够修菩萨道,但是他的见解是说这个菩提心其实就是觉悟如果小乘学者他没有觉悟到一些东西他出离什么?

天赐:我觉得还是有差别,就是他断定这个苦所以要出离,也就是出离这个烦恼,所以他出离这个苦他是没有觉悟,觉悟了就不用出离。

德华:他的意思是出离心和菩提心是有重叠不可以硬性的分开。

天赐:我觉得他们两个的说法都没有硬性的分开只是他是有分层次,就是从增上生心到出离心到菩提心,所以有菩提心的人一定有增上和出离心,但是有出离心的不一定有菩提心。是有上下的层次他不是硬性的分开。

德华:然后他有大悲心。

天赐:我觉得都可以,你要多设立一个大悲心,因为大悲心或者菩萨心都是在讲说你要慈悲然后才符合发菩提心的意愿。我的看法是只是增上不圆满只是出离不圆满而是菩提心是最圆满。当你开始发出离心,你开始去修学,之后你明白到它是无生,它是缘起,苦本身是变化无常的它不是实在的,所以没有什么苦让你去出离,它是因缘具足,条件具足,如果你能够去左右这个因缘条件的话那就解决这个苦,所以苦本身当下是因为你错误的见解才产生这个苦,但是如果你一明白说这是错误的见解当下就没有苦,所以还有什么要出离呢?没有什么好出离的。那么再进一步的话他就要觉悟真实这个就是菩提,所以层次上是有,我觉得重点是他的精神,就是一个人过生活都不要求自己有增上,假设说现在时代进步到有电脑有网络可是我不想去学,当然那个只是说世俗的事情,但这是属于增上的一种心态,所以这种增上的心态是包罗世出世间的,如果一个人连这种增上的动力都没有的话,看他没有办法达到出离心,当然你说我所谓的增上是在佛法上的增上,我只是去研究佛法而我不去看这些世俗的其他东西,但是他这边所说也包括世俗的,你要先做好世俗的,所以如果我们从他这个理论上来看的话,他是有分层次上的区别,但是他不是硬性的分开。

德华:我只是说不可以硬性的这样子规定要如此这般。

天赐:当一个人还没有清楚什么是缘起,无我,什么是涅般这些理则的时候,他认定这个世间是苦的,他有那种出离心,对不对?所以他这个阶段你叫他去行这个菩萨道或者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他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意愿,所以你可以看得到他是有区别的。就是说他有次第上的区别。但是,一个人虽然还没有证悟可是已经掌握了佛法,他就知道我只是要怎样找到方法来觉悟或者解决问题,那么已经不把这个苦当作是真实不变的苦,那时的出离,内容已经不是这么单纯,前面的那个出离心,他的发心还是很单纯,但是一到他明白说苦是变化无常而不是真实不变的苦的时候,他那个时候开始已经不再是那么单纯,他知道有很多东西他需要知道的。很多力量需要培养。

德华:再回到50页:“发心不是偶然的起心动念,要发起信念达到坚定。”我问你,通常你修学佛法,你要学佛,你发心了没有,你没有基本上知道的东西,这样你随便讲我已经发心了,只是粗浅的程度上泛泛而言而已。

天赐:我想他这里要提出来的是有层次上的关系,初学佛者,也许没有什么特别的烦恼,或者他觉得人生很满意,他不觉得他需要增上,你说他要如何去发什么心,所以他也只能泛泛而言,跟着发心。慢慢他开始发觉其实还有许多事情他不晓得,那时他开始想知道更多开始深入佛法,他开始有增上心,接下来越来越了解什么是烦恼什么是苦,怎样是因缘,怎样是造作,他开始明白,意识到这个是苦我必须出离这些,要不然我会被绑住,会被束缚,他开始想要出离,开始有出离心,所以这些事情并不是说我宣布发什么心就是什么,它没那么简单。但是等到他自己本身深入到某一个程度的时候他开始明白到其实这个苦他不是真实的,他是有诸多因缘条件的,到那个时候他所要追求的就不是这么单纯了,所以我觉得这里重要的有层次的事情。

宝财:没有,这是因为他了解说如果他还是没有出离这个世间的话他还是有苦,而如果他的心能够出离这个世间的话,出离了你就不执着这个世间,你就超越了这个世间你就不会有苦,如果是你还是没有出离世间你还是有苦的,意思是说你在世间你还是有染着。所以我们一定要分清楚世间和出世间的定义是什么,如果说他还没有出离这个世间意思就是说他还染着这个世间(天赐:出离的意思是什么?)出离就是说不染着。

天赐:我的理解是,不是出离这个世间,而是出离烦恼,出离苦这两点,出离烦恼是出离贪嗔痴烦恼。。。,

宝财:出离世间就是出离贪嗔痴。因为我们这个世间就有贪嗔痴,出离了这个世间就没有贪嗔痴。并不是说离开了这个世间。我提出说因为没有出离这个世间,就是对这个世间有染着,有染着就是有贪嗔痴吗。也就是说你就有苦,你出离了这个世间你就没有贪嗔痴,你就没有苦。

天赐:你这样讲就是说你出离了世间就没有苦?

宝财:他没有染着这个世间吗,他就没有贪嗔痴吗。(天赐:讲的通吗?),为什么讲不通?

德华:就是刚才有讲的,你出离了,而且你还要有一点觉悟,就是靠那个有所谓的觉悟才不会有烦恼,所以刚才讲说出离心也要有菩提心,不能说出离靠左边站,菩提心靠右边站。

天赐:他这边讲的是说出离了就没有烦恼。

德华:出离了没有烦恼,一定是觉悟了某些东西才是出离不会有染着。

天赐:我的想法是出离了他还是有染着,出离了,他只是发这个心,他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出离他是有发这个心,我要出离这个烦恼,但是还没有到,他就是觉得他有烦恼所以他才需要出离吗,如果没有烦恼他就不需要出离了。



德华:你的意思是,他发现到有烦恼,所以才发出离心。




宝财:那个只是发而已,那个不是证。(天赐:对!)发心还不是证,发和证不一样的。(天赐:对!)



德华:果煜法师说如果心出离了不会染着于世间,就是心已经有一点觉悟了,那个觉悟就是菩提心,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这边你的心已经出离,一定是有所觉悟了。



天赐:所以到回来讲,出离心一定有某一些菩提心的成分在。



德华:不是,他讲的是说,他的心已经出离了,已经不再有染着了,到那一个时候才有菩提心,有觉悟,知道有东西我要去觉悟,所以他要有菩提心。



宝财:不一样,你讲的是发,的确是要有发才能够证,你发出离心是因为你看到这个世间是苦,苦是因为不究竟所以才要出离这个世间,他从中就会明白到为什么这个世间是苦,那么怎样出离这个世间,那个办法,他一定要懂了,才能够行,后才能够证,信解行证。所以你讲的我明白,是看到这个世间苦才发出离心,我讲的是证,他还是有阶段的。



德华:就是出离心和菩提心都是需要发的但是也是需要证的,对吗?



天赐:发心不是公布,而是自己知道要的是什么。(德华:不是泛泛而谈的。),是的。



德华:我就是想搞清楚这个东西,就是菩提心是可以发但是也要证,而不是随便讲讲,泛泛而谈,那个力量不会很强烈。



宝财:很多念佛的都会讲往生净土就是解脱,他们不知道往生净土不是去那边解脱,是去那边证了八地菩萨,然后才倒驾慈航。



天赐:不过他们有那种心愿,就是在那个出离心的阶段。虽然他们没有讲,但是他们已经是在这边。



德华:你看这边,要发起信和愿不是单单只是愿而已,并不是偶然起心动念,要发起信愿达到坚定(你的意思是说,像他们这样还不算?),有一个愿但是还有信呢?(天赐:他相信啊,净土宗可以让他。。。),他只是相信,但信有分层次,一个人说相信,但是他信到什么程度?他这边讲说你要发起正确的信愿才可以说你发的是什么心。他只是有一个愿望,我要达到净土那边,但是愿望是你的愿望你不是发起正确的信念,信这个佛所说的法那个正信那个信解,所以是没有信。只有信没有愿呢,可能能够到达可能不能够。



翠芳:信有什么层次呢?



德华:唯识学那边说,在还没有初地菩萨的时候叫信解菩萨,而这个信解菩萨之前要学的还有十信,十信里面又包括十住十回向十行。那个信念是要有很强的信解才能够达到四如实遍知那边,而不是说你泛泛而说我相信就可以了。所以这个信愿的信也是相当重要的。我相信这个十信应该有不同的层次,所以才说要修十信才能够达到信解菩萨,信解菩萨之后,你要能够成就初地菩萨的那个凡夫我相执的无明,你要能够破那个无明。



天赐:所以不是我们想象那么简单,一般都是需要亲近善知识不断熏习,从开始的苦乐参半的心情,久而久之就认识到苦的真相,那个时候就会发出离心。



德华:整体而言你不能说苦是苦乐参半。



宝财:苦乐参半就是说,其实真正的实相是苦的,是因为他们看到不透彻,有时在乐中看不到苦,其实快乐也是苦的吗。所以他会说苦是有但有时候还有乐吧。



宝财:大小乘之间,有的大乘行者解脱心切,修的是大乘行的确实小乘,反之有些小乘行者行为却是大乘的。所以大小是看其发心和所行,不能够只看表面。



德华:92页,增上生心,是从地狱恶鬼一直上到天,但是后面有说天上没有办法修学佛法了。。。?



天赐:有说初果七往来,就是往生在天上和来人间,所以天上也是可以修行,又有弥勒内院也是天上。。。



宝财:增上是人天两个,所以说人天法,他是要你提升善法并不是要你生天。如果没有增上生心,怕会失去人身。人天善法有三福业就是布施,持戒和修定,这里包括人乘不仅是天。



天赐:为什么说天不能修学佛法?主要理由是天在享福容易忘记苦。佛教还是离不开这个苦。天有神通可以看到苦,又有弥勒内院,也说佛陀出生人间之前是在天上修行。



宝财:没有。天是有分弥勒内院和外院,生在弥勒外院只是享福不能修行,福报尽了就又流转生死。佛教只是有一个法门就是发心生在兜率天弥勒内院去修行等待跟弥勒菩萨一起生在人间。除了弥勒菩萨的内院其他的都不行的。



天赐:再来是以佛法研究佛法,第一章。第7页第三行说,太过追求佛世的佛教,偏重锡兰和泰国佛教,排斥其他。提醒我们不要偏颇。第一行提到不存成见去研究,看是不容易做到。第5页提到四生来解释唯识学,有点难理解。



翠芳:第12页最后第4行:凡是佛法的研究者不但要把文字所显的实义体会到学者的自心,还要了解文字语言的无常无我。什么意思?



天赐:想通了就体会到自心去,(翠芳:了解文字语言的无常无我又是什么意思?)不要只是执着一种解释,可能还有其他,无常,他不一定是这个样子,无我性,他也有适应性,要注意他因时因地因人所讲,环境社会的背景来掌握。原点比原典重要。



崇灵:这里的意思是说,不是要背书,而是直接从脑海直接流露出来的,想到就能够表白出来。



翠芳:还有一个讲到说不要只是背注解而没有去体会。



崇灵:所以说为什么有些人没读书却可以说法,因为他已经懂了。因为开悟了而能够从内心流露出佛法,能够讲出来。(宝财:是可以的,只要到了那个阶段。)其实什么东西都是很简单,好像你这样拿着(拿起杯子)重吗?你放下来(放杯子)重吗?就是一个领悟了。你拿一下(把杯子递给某人)重吗?很重哦?他讲得一大堆,放下(放下杯子),重吗?你讲一下?(大家笑出声)(翠芳:哇,很有禅味一下。)


宝财:但是刘祖慧能还是听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还是要文字,声音还是文字,文字还是文字,因为我们都是声闻弟子,哈哈哈。。。到目前还没有一个是缘觉的那种根性。你还是要语言文字,声音还是语言文字吗!字还是语言文字,他只是一种方便让你去了解。


德华:第8页,最后算起第6行:“所谓共通一贯的理论或制度,近于变易中的不易,但它绝非有一真常自体的存在,而是流变中的相对安定性,是唯识学所说的似一似常。”什么是似一似常?中观讲不一不异,然后不常不断,为什么唯识讲似一似常?(翠芳:一样的道理,似一似常不就是跟不一不异一样吗?)好像一样好像不一样哦。


天赐:前面不是已经解释了吗?:“所谓共通一贯的理论或制度,近于变易中的不易,但它绝非有一真常自体的存在,而是流变中的相对安定性,是唯识学所说的似一似常。”哈哈哈。。。


德华:他是这样讲,但唯识学所说的是似一似常(宝财:他只是说似一相似一,似常又相似常,并不是说就是常你知道吗?)我知道,(翠芳:可是唯识里面有一句“常乐我净”又怎么说呢?)(宝财:那个应该是如来藏的。)(翠芳:我知道是唯识学的。)我也知道,他其实也是讲无常的,其实是讲颠倒。


德华:这个身体以什么为本,他说欲贪为本,因为有那个贪欲那个欲望的欲,所以成就这个身体。那么欲贪以什么为本?欲贪是以虚妄分别为本,因为你觉得那个东西是真实的,虚妄分别,你觉得是真实所以你去贪着它,然后你有分别心觉得那个东西是好是不好,要不要,因为好不好你要不要取,所以你就有那个贪心,。那么虚妄分别又以什么为本呢?颠倒想为本。为什么你有虚妄分别因为你有颠倒的想法,那个东西你会有虚妄的分别,因为你的思想已经颠倒了。那个东西其实不真实的,是因为你颠倒才以为是真实的,所以叫颠倒想,颠倒想又以什么为本?就是常乐我净。颠倒,为什么是颠倒呢?因为是无常的东西你看成常,苦的东西你看成乐,无我的东西你看成我,不净的东西你看成净,所以这个常乐我净是颠倒想的根本。


天赐:第5页第4行他说“自生”:“像无著所说的唯识学,在佛世已圆满而具体的成立,无著不过从慈氏那边听来,原样不动的把它传出而已。这等于说,本来成就了的东西,从新出现,这是『自生』。。。:或从某一学派直接产生的,这也不正确,这是『它生』。”这边的『它生』跟“无著不过从慈氏那边听来”不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他分成『自生』和『它生』呢?(宝财:不是『自生』的吗。)如果说唯识学是从佛教自己所生不是从基督教生,这样不是自生吗?为什么他说不是?那么,对于基督教而言;这个不是我们基督教而生的是佛教所生。这个不就是『它生』了吗?(翠芳:因缘生吗!)差别在哪里?(翠芳:因为他有这样的因这样的缘所生,所以说因缘生吗!)那不就是『共生』了吗?


宝财:『共』的意思是『自生』和『它生』两个合起来的叫『共生』。。。


天赐:还有:“唯识学虽是本有的,但由种种学派的引发,种种环境的需要而出现的,这还是『共生』,下一课是“谈修学佛法(下八 13)”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