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4日星期三

2009年6月24号

b七、教典范论

1.佛法概论——教法(中一 2)

天赐:请看廿六页第二行:“以略分为二类:一、能诠以言教为主。,所诠以个人的身心修养为重心,开示事理 的真实谛如。这种种言教,由弟子口口相传的受持,称为教授,也称为(狭义的)达磨。在後代编集的圣典中,就称为展转傅来的阿含。二、能诠,经释尊言教 的指导,身教的示范;所诠以群众的生活行为为重心,开示道德的戒条,以及有 关和合大众与适应社会的法制。这除了「波罗提木叉』的成文法而外,一切法制 、礼仪,都推行在僧团中,称为教诫,也称为毗奈耶——律。这所诠的——法舆 毗奈耶两大教流,要从综合融贯的立场,考察团体与个人,环境与内心、事行与 理行、法制与义理,理解彼此相应相成的综贯性。唯有这样,才能完善的了解全 体佛教。”不是很明白,可以解释一下吗?

崇灵:法舆 昆奈耶两大教流,要从综合融贯的立场,考察团体与个人,——法与律综合起来然后贯通它融会它,团体就是佛教的团体。环境所造成内心的起心动念,事行就是说你做每一件事情的行动行为,法制
就是佛法的那个制度(宝财:法制就是毗奈耶,就是律,义理就是佛法。)

宝财:要先去了解他上面分为两个,能诠和所诠先:
能诠以言教为主。,所诠以个人的身心修养为重心。

天赐:二、能诠,经释尊言教 的指导,身教的示范;所诠以群众的生活行为为重心,开示道德的戒条,以及有 关和合大众与适应社会的法制。这边所讲就是法与律吗。那么前面能诠以言教为主就是法,所诠以个人的身心修养为重心
就是律咯。

天赐:这边第廿八页最后第二行:
根本佛法,淳朴而质实,是相对的『非乐』论者。不许以诗颁表达佛说;(巴利小品)。於大众中歌舞戏笑的伎儿,释尊也不以为正常的职业(杂含卷三二.九O七经)。出家的佛弟子,也不许过往观听 。但佛弟子中,『能造偈颂叹如来德,鹏耆舍比丘是(增含弟子品.「有比 丘名跋提,於梵呗中第一』 《十诵律卷三七)。赞叹三宝功德的诗颂梵呗,释尊 也是许可的,只是不许为音韵节奏所沈醉吧了。身表与语表,好在表义的亲切, 可惜缺乏固定性。人类的心力,利用身外的东西,使他适合自己的意思,间接的 表达出情意与思想,如建筑、雕刻、图画、文字等。其中,文字是语言思想的符 号,有思想语言的精密,又有安定性的特长(缺点也在此) ,人类文化的扩展, 文字是有极大贡献的。释尊的时代,虽已有书写的文字,也传有抄录经文的故事 ,但至少当时并没有用他为表诠佛法、弘播佛法的主要工具。佛法中所说的文字 ,还是语言的文字,不是书写的文字。这些间接的表诠物,仍以色、声为主。他 的可以表达情意与思想,必须经过人类意识的陶铸,否则就无所谓表诠,也不成 其为教了.为什么『非乐』论者淳朴而质实呢?於大众中歌舞戏笑的伎儿,释尊也不以为正常的职业为什么?有什么不好?那里障道?

崇灵:比如那些综艺电视节目,很难以接受吗?(天赐:佛教不是越修越心胸广大的?为什么不能接受?)个人不能接受,而且许多节目的内容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虽然不排除会有好节目,而好节目佛教也不反对,可是这些很容易让人沉迷,追连续剧追到半夜不睡觉的种种都不好。

天赐:如果说这些容易使人沉醉,为什么只是说歌舞而不说其他,如建筑,畫画,雕刻或者文字之类,为什么只歌舞不可以其他又可以呢,其他不容易使人沉迷吗?

宝财:艺术的东西不管是音声,歌舞,畫画,你都会沉迷,修学佛法的人一旦沉迷了就放逸了,那么在修学佛法上你就不会精进。他的意思是这样子。(天赐:你这边的放逸是指?)放逸就是跟随你的欲望啦,追求艺术也是一种欲望,造成对佛法的修学你放逸了。

天赐:但是这些比如畫画等等,是被社会认同是属于正当的嗜好。那么培养这种嗜好能够训练专注力,那不是对你修行有帮助吗?像听音乐能够让你放松心情,这样对学习佛法也有帮助。我们是在家人,从在家人的角度,适当的调剂能够使人比较活泼,比较活泼也比较好弘扬佛法,如果你活得很枯燥,就没有人要听你讲佛法了。(钟灵:对,认同。有些人,是懂很多,可是他就是表达的很硬。)。我觉得艺术修养能够帮助我们学习佛法,但是因为这样的观念造成许多佛教徒排斥这种嗜好。所以这种说法我都当作佛陀对出家人而说的。

翠芳:像弘一法师,也写书法,又做音乐,如果不是他我们也没有三宝歌。

宝财:弘一法师在出家前是才子。但是出家之后就很严格了,他只用艺术,那个濹字来表达佛法,他没有再沉醉了。他全部放到完了。他已经净化再提升上去已经不再停留在艺术上了。艺术怎样讲都还是世间的。一般上的人,艺术不是说不好,用艺术来取代不良的嗜好是好的。

天赐: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对修行不好,为什么障道?

宝财:我认为在家和出家还是有差别,为什么一个人要出家,为什么我们不能出家?你要出家你就要跟佛的戒律两百多条,目的就是避免人的天性容易沉迷,容易被感染,被转去。那么发心出了家你就要守持戒律专心去学佛,出家目的就是要出离,我们在家众就是不能够出离,所以以在家众来学佛就要守五戒啦,五戒还是容许这些的。等到有一天你觉得五欲的追求不圆满,想要出离,那时心态就会转变就不同了。

天赐:你提到出离,一般上说出离贪嗔痴烦恼,这边好像强调出离五欲。所以两方面出离。再来第卅三页,对大小乘讲的非常好:“此第二期教典的成立,即大乘与小乘的分宗。大乘佛教注重融贯,直觉,重在赞仰佛陀的行果;小乘佛教,注重精密、思辩,重在生死的事理。小乘论多渊源於释尊的言教;大乘经却从释尊的本生、本行,进窥佛陀的精神。大乘经是艺术化的,小乘论是科学化的。大乘经保有佛教傅统的实践精神,富有感化力;小乘论却不免流於枯燥而繁琐。但他保存作者的名字,体裁与经律不同,这此大乘经的融摄世俗,题为佛说,使经本与义说不分,也自有他的长处。这两者,一是佛道中心的,一是声闻道中心的;一重缘起的寂灭,一重缘起的生灭。从释尊的本教看,可说各得佛法的一体。这是第二期的教典。

翠芳:一重缘起的寂灭,一重缘起的生灭。那个是大乘那个是小乘?

宝财:缘起的寂灭是不生不灭是大乘,一重缘起的生灭是小乘,就是从缘起的现象看是有生有灭。从流转到还灭。

天赐:第廿九页第八行:“释尊的时代,虽已有书写的文字,也传有抄录经文的故事。。。”倒是没有听到,想起来纸张是中国人发明,他们又用什么记载,毛笔也是中国人的(翠芳:是咯,我们用笔墨,他们又是怎样?)(宝财:没有,只有中国人用笔墨。)。只是有听说他们把经典记录在一种叶子上面,(翠芳:可能雕刻在石头上面。)(钟灵:可能像原始人一样用颜色的石头写在岩洞里面。)

崇灵:看卅四页第五行:“无著弟子们,在这真常唯心的学潮中,制作大量的唯识论,与唯心的经义多少差别,所以古人分之为唯心与唯识,或真心与妄心。”什么是真常唯心,什么是唯识论?怎么讲真心与妄心?为什么唯识是妄心

德华:唯识是妄心就是所有生起的都是假象,所以是妄心。

崇灵:这样你们学那唯识学干嘛喔?既然是妄心。

德华:佛讲的一切缘起法只是告诉你世间的一切东西的事相而已,要你看清楚这些事相,从看清楚这些事相你要离开这个事相走向涅般。他所说的唯识以及后来弟子所说的唯识是这一切种种的事相都是因为你的虚妄分别心所生起,告诉你这个状况的现象是因为只是识在你的认知中显现这样的因缘形成,你要明白这一切都是唯识所现。你知道这个之后你应该要出离这个去修学然后走向涅般。所以他说是妄心的。而不是要你去学唯识。佛说缘起不是要你修到这一切都是缘起,而是要你知道只是缘起,然后你要从缘起那边出离走向涅般,才是佛要讲的东西。

翠芳:那唯识里面什么十地菩萨,二地菩萨都是假的啦?

德华:十地菩萨或者是二地菩萨只是说他在境界阶段中一直一直地提升自己(翠芳:就是说你的妄心越来越少,所以从一地菩萨到一地菩萨这样子啦?)不可以用妄心来讲,你在二地菩萨你就会灭掉某一部分的无明(翠芳:就是说某一部分的妄心啦?)他是用无明来讲。我不敢告诉你说用妄心来讲对不对,我不可以乱下定论。但书上说这所有一切的悟都是你清净心的觉知,都是你心自己生起的而你在二地菩萨三地菩萨的时候你是一直在断除那个阶段的无明。基本上它是初地到十地,你要断掉每一个阶段的无明,就是你断第一个无明你初地菩萨成就,成就那个法界,你断掉第二层次的无明,二地菩萨成就,成就那个法界(翠芳:如果说唯识是妄心,那个无明也是妄的是吗?为什么要去断他嘞?)(钟灵:他讲唯心论是思想转入真常不空,那么唯识论嘞?是什么?)

德华:这个妄心你是用现有的第六意识来决定你的所认识,它是妄心。登地菩萨的心是清净的。这个无明不是只针对菩萨而说。凡夫也一样有,书上把无明分成俱生无明和分别而起的无明,分别而起的无明就是初地菩萨之前都有的那个分别心而起的那个无明,他给她一个名字叫做异生性无明,那么俱生的无明一共有九个,其实是凡夫都有的,凡夫有十个无明,而这分别无明的力量太强了把其余九个无明盖住,所以凡夫没有办法察觉到,而如果你说的那个妄心是在分别而起的无明未断之前的那个、那个是初地之前分别而起的无明那个阶段的妄心。如果你断了分别性无明你才能够察觉其余九个无明。(翠芳:那么异生性无明不是与生俱来的。)

天赐:这个异生性无明是分别而起的,那么断它就不是自己本身断的而是别的来断它?还是怎样?

德华:要断这个无明就是要依照修行次第啦,就是要进到第一义谛。他有层次的。记得上次说的吗?四寻思,四如实遍智。在修行的时候他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暖,第二叫顶,第三叫忍,第四叫世第一(天赐:你讲的都是定里面的过程吗?)书上说你的修行在那个时候你要靠定的力量,你要靠定的帮助,以定为依止(天赐:那不是在定的境界?)。他的层次是第一个和第二个是在四寻思,四寻思就是他的名,义,自性,差别。暖,顶这两个部分是在凡夫的,暖的阶段所依靠的定,书上称有明得三摩地,顶的阶段就依靠有明增三摩地。然后就到忍和世第一的时候。。。他四个层次都要有定的帮助,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入定才有办法体会到那个东西。到世第一时,就是要入第一义谛的时候,依止於有无间三摩地。入了第一义谛才能够说你由资粮位到见道位。你在入第一义谛的时候就自然破去分别而起的凡夫我相的执着,(翠芳:四寻思了就到。。。)四寻思了就到四如实遍智,也是名,义,自性,差别,四寻思的时候你还没有确定,对眼前的事物:这个东西有一个名字,这个名字有一个意思然后你的心怎样生起去分别,告诉你这个东西有一个自性,这个是在四寻思的部分。然后你要借助暖,顶这个层次的定的力量能够帮助你提升到忍,到忍的时候就进了四如实遍智,也是一样看到名,义,自性,差别,但是那个时候你的境界又不一样了,你能够如实的观察它,叫如实遍智。那时候他就到忍,这个忍的境界也是要靠定的力量。然后最后就进入到世第一,在忍位的时候还有下忍中忍上忍啦。最后进入世第一,对于名,义,自性,差别你能够看到他的真相,看到真相就是所谓破了凡夫我相的执着。

翠芳:什么是俱生性无明呢?

德华:没办法告诉你,但是比如二地菩萨要断的叫觉行无明,就是不自觉的犯身口意戒。第三地的菩萨要断的叫迟钝性无明,就是有时候会忘记之前闻思修所得的智慧。

宝财:这跟华严经说的不一样,华严经是修六度,先从布施开始,做了两大
阿僧祇劫还是多少了。再来修行下去。

崇灵:为什么真常唯心会演变为巫术化的密教?

宝财:大乘思想有三,一个是
空唯名,一个是虚妄唯识,再来真常唯心
真常唯心是属于佛性如来藏的思想。那个佛性是真常不空的,这样的思想很容易跟灵魂的思想混为一谈。

天赐:大乘发展到包容很多婆罗门教,他们的密咒也包罗在佛教里面,你看密教的开始就是这样,就说经典里面佛陀没有反对咒,还说善咒和保护的咒语是容许的。可以修,还是好的。结果最后每一本经都有咒语了。慢慢又变成巫术化了。

德华:第卅二页为什么印顺法师会说大乘经小乘论?

天赐:你看后面他有提到佛教的发展,小乘因为心思缜密,也是上座部先发展论说。大乘因为比较契合大众契合比较一般的人,所以他没有很严密的论说出现。

德华:看第卅八页最后第五行,法性空和法相有。就是讲相的时候是有的,讲性的时候是空的。再来我想提出第卅页第二行:“
佛法要在一切中体会,不能老在空虚的名句文身中过活。”一切种种用来表诠佛法的都是语言文字,如果我们一直落在语言文字这边其实我们只是在讨论佛法罢了而我们就没有在一切中体会,所以你刚才讲说,这样说如果画画,建筑,书法为什么可以接受这种东西,出家人可以学习写书法。。。其实我觉得他应该是说。。。也是看回第卅页这一句:“语言文字的教法,是先觉者用来表达觉境,引导人去体认宇宙人生实相的工具。。。他只是讲是工具在引导以及体认什么是宇宙人生的实相,如果你执着于它你就是在游戏那个语言文字。重要是契合法意。

天赐:当我们学东西,我们是思想上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和我们的态度会转变。当我们去理解佛法,
这个作用本身,就已经是很大的好处。

德华:这个也就是说,一个东西会了,你就能够体会。如果他只是为了纯粹要学书法而写书法的话,他不能从中体会到佛法,体认宇宙人生的实相。

兴民:如果抄经就能够证悟的话,这么幸苦的是我也能够做。你如果抄一百遍你也只是忙着抄罢了吗。

天赐:我看,这是方法的问题。你认为怎么抄会能够增长你的修行?

崇灵:一个字一个字慢慢的抄,又停下来想的话。

天赐:为什么抄经有效?一般我们读的时候,我们去理解这个思想那个思想。那为什么中国人学习要背书?有背过书的人会有这种体会,背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一直背到记住了,长大了某一个时候得到启发然后就得到很大的利益。像这种作用他是一种感觉,而要好好的抄,那个时候你不是在胡思乱想,还把精神集中在抄,而你本来对这段经文有某一个程度的明白,他会起什么作用呢?你会体会到经文的一些意义你本来用思考是思考不出来的。所以这个也是其中一种方法。

0 评论:

发表评论